小寒吃什麼補腎?小寒補腎食物有哪些?眾所周知,小寒節氣是24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,也是一年中最冷的節氣了,不過小寒節氣也是一年中最好的補腎時機,我們可以做好日常的補腎工作,從日常的飲食做起,那麼,小寒吃什麼補腎?小寒補腎食物有哪些?
小寒吃什麼補腎?
大家都知道,冬天補腎是非常重要的,因為我們的腎陽氣充足,是不容易出現骨質酥鬆、蛀牙和老年癡呆的,還能提高小孩的記憶力。另外,腎氣足,我們的頭發也會變得烏黑有光澤。所以,在小寒,我們也要積極補腎養腎。
中醫理論有五色入五髒,腎對應的是黑色的食物。所以,小寒補腎,首選黑色食物。有哪些呢?
黑米
黑米為米中珍品,素有“貢米”、“長壽米”等美譽,具有特殊的營養價值。黑米的顏色之所以與其他米不同,主要是因為它的外部皮層中含有抗衰老的花青素類色素。米的顏色越深,表皮色素抗衰老的效果則越強。此外,這種色素中還富含黃酮類活性物質,相當於白米的5倍之多,對預防動脈硬化大有裨益。
小寒吃什麼補腎
長期食用黑米,不僅可以促進睡眠,還可治療頭昏、目眩、貧血、白發、眼疾和腰腿酸軟等症。此外,黑米對補血、止痛、治療內外傷等也有一定作用。產婦多吃黑米食品,身體可早日恢複,對少兒白發也有很好的功效。
冬季滋補身體吃黑米可以和其他的食物進行搭配,黑米可與白米一起煮飯,或與核桃仁、大棗、銀耳、蓮子等一同熬粥。因黑米外部是一層較堅韌的種皮,所以需提前浸泡而後才能煮爛食用,否則容易引起消化不良。另外,泡米的水要與米一同煮,可以保存其中的營養成分。
荸薺
荸薺皮色紫黑,肉質雪白,味甜多汁,清脆可口,自古有“地下雪梨”之美譽,北方人則視它為“江南人參”。荸薺中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比較豐富,但熱量卻不是特別高,特別適合冬季養生食用。
中醫認為,荸薺是寒性食物,有清瀉內火的功效,關於發燒初期的患者有較好的退燒作用,但高燒期間則不宜食用。幼兒吃一些荸薺還能增進牙齒和骨骼的發育。
荸薺冰糖飲的製作特別簡單,大家在家就能做,主要的材料有荸薺150克、甘蔗150克、冰糖30克。具體的做法是:削去荸薺和甘蔗的外皮並洗淨;入鍋加入適量水和冰糖,煮至荸薺和甘蔗熟透即可。
黑豆
黑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、卵磷脂、核黃素等,其中維生素B和維生素E的含量都很高,維生素E的含量高過肉的7倍。中醫認為,“黑豆乃腎之穀”,具有補肝腎、強筋骨、暖腸胃、明目活血、利水解毒等作用,同時也是潤澤肌膚、烏須黑發之佳品。
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中有說:“久食黑豆,好顏色,變白不老。”所以說黑豆對女性養顏大有裨益,再者黑豆還可以調理月經,還有安胎作用,孕婦常吃,可以益身強健。
一般吃黑豆都是打豆漿喝,使用可以打五穀豆漿的豆漿機,裏麵放些黑米、黑豆、黃豆、綠豆、紅豆多種原料在一起,也可以放一些打成粉末的黑豆,做出來的豆漿香濃可口。
黑棗
黑棗性溫味甘,富含蛋白質、糖類、有機酸、維生素B和維生素E,和磷、鈣、鐵等微量元素,還有各種營養元素,有補腎與養胃的功效。並對延緩衰老、增強機體活力、美容養顏都很有幫助。所以黑棗被稱為“營養倉庫”,經常食用可以幫助女性補氣養血、維持上皮細胞組織的功效。以及可以暖腸胃、明目活血、利水解毒,是潤澤肌膚、烏須黑發佳品。
棗中富含鈣和鐵,它們對防治骨質疏鬆產貧血有重要作用:中老年人更年期經常會骨質疏鬆,正在生長發育高峰的青少年和女性容易發生貧血,大棗對他們會有十分理想的食療作用,其效果通常是藥物不能比擬的。
據研究發現,紅棗注重補血,但是黑棗注重補腎,中醫有記載,黑棗味甘澀,性寒,含有蛋白質、脂肪、糖類和多種維生素,其中以含維生素C和鈣質、鐵質最多,有補益脾胃,養腎陰血的功效。想要養腎的MM可以多吃一點黑棗。
黑木耳
黑木耳在國內外都深受消費者歡迎,享有“素中佳肉”之美譽。黑木耳不僅是極好的防癌食品,能有效清除血管內的垃圾和致癌物質,預防心腦血管疾病,還可稀釋大腸中的致癌物質,有助於預防大腸癌。此外,黑木耳還有調節血糖、降低血液黏稠度、降低血膽固醇等作用。吃黑木耳可增加飽腹感,有助於控製體重,保持體形。常食還有益於去除麵部色斑,養顏美容。
黑木耳中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和一種特殊的植物膠原,這兩種物質能夠促進胃腸蠕動,防止便秘,有利於體內大便中有毒物質的及時清除和排出,並且有利於膽結石、腎結石等內源性異物有一定的化解功能。對於初發膽囊炎和初發結石者,保持每天吃1-2次黑木耳,疼痛、惡嘔等症狀可在2-5天內緩解。
建議平時可以做些小菜,比如:炒木須肉或涼拌黑木耳等。
黑葡萄
黑葡萄具有很好的保健及美容功效,它含有豐富的礦物質鈣、鉀、磷、鐵以及維生素B、維生素C等,還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,常食黑葡萄對神經衰弱、疲勞過度大有裨益。黑葡萄幹的糖和鐵的含量很高,是滋補佳品。葡萄皮中含有抗氧化的“白藜蘆醇”,對軟化血管、皮膚保健很有幫助。
中醫學認為,葡萄性平味甘酸,入脾、肺、腎三經。功能生津止渴,補益氣血,強筋骨,利小便。《神農本草經》載:葡萄“益氣培力,強誌,令人肥健耐饑,久食輕身不老延年。”主治氣血不足、頭暈乏力、肺虛咳嗽、心悸盜汗、風濕痹痛、小便淋澀、浮腫尿少。
“吃葡萄不吐葡萄皮”,從營養角度說,這句順口溜應改為“吃葡萄不吐皮和子”,葡萄皮和葡萄子聚集了葡萄中大部分營養,吃葡萄時最好整顆吃。如果覺得口感不太好,可把葡萄連皮帶子榨成葡萄汁飲用。但要提醒的是,葡萄性偏涼,胃寒的人一次不要吃太多。
接下來你會看到更多的補腎水果,小編將為你介紹。
吃什麼水果補腎:
寒為冬季的主氣,小寒又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。寒為陰邪,易傷人體陽氣,寒主收引凝滯。所以,雖然小寒養生包括的內容很多,但基本的原則仍是《黃帝內經》中的那一句格言:「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。」冬日萬物斂藏,養生就該順應自然界收藏之勢,收藏陰精,使精氣內聚,以潤五髒。
雖然此時節是「進補」的最佳時期,但進補並非吃大量的滋補品就可以了,一定要有的放矢。
荔枝:用荔枝核15至20顆,打碎後加水煎服,能治睾丸腫痛。
蓮子:取新鮮蓮子15克,水煎服,連同蓮子一起服用,治夢遺過多,也可取新鮮蓮子10克,放在飯麵上蒸熟後嚼服,每日兩次,連服兩日。
葡萄:取新鮮葡萄250克,去皮、核搗爛後,加適量溫開水飲服,每日一至兩次,連服兩周,可治前列腺炎和小便短赤澀痛。
獼猴桃:新鮮獼猴桃50克,搗爛加溫開水250毫升,調勻後飲服,能治前列炎後小便澀痛。
白果:取銀杏果10枚,帶殼炒熟後取仁食用,每日兩次,連肥服兩周,可治遺精過多。
木瓜:用木瓜250克,切片後放入1000克米酒或低度白酒中,浸泡兩周後啟用,每次飲用15毫升,每日兩次,連服兩周,能治腎虛陽舉不堅和早泄。
善於養生的人,在冬季更要堅持體育鍛煉,以取得養肝補腎,舒筋活絡,暢通氣脈、增強自身抵抗力之功效。比如瑜伽、太極拳、散步、慢跑、跳繩、踢毽、打球、做操、練拳舞劍等,都是適合冬季鍛煉的項目。冬季鍛煉還要注意保暖,以防感冒。在精神上宜靜神少慮、暢達樂觀,不為瑣事勞神,心態平和,增添樂趣。
冬天經常叩齒,有益腎、堅腎之功;腎之經脈起於足部,足心湧泉穴為其主穴,冬夜睡前最好用熱水泡腳,並按揉腳心;冬天人處於「陰盛陽衰」狀態,宜進行「日光浴」,以助腎中陽氣升發;注意背部保暖,著件棉或毛背心,以保腎陽。
小寒喝什麼湯補腎
山藥羊肉湯
材料:羊肉500G、淮山50G、蔥白30G、薑15G、胡椒粉6G、黃酒20G、精鹽3G、味精適量。
做法:將羊肉去筋膜,洗淨,略劃幾刀,再入沸水中焯去血水。將蔥、薑洗淨,蔥切成段,薑拍破。淮山洗淨,將羊肉、淮山放入砂鍋內,加入適量的水,先用大火澆沸後,撇去浮沫,放入蔥白、生薑、胡椒粉、黃酒,再用文火慢慢燉爛羊肉,撈出羊肉晾涼。再將羊肉切成片,裝入碗中,再將原湯除去蔥、薑,加精鹽、味精調味,連淮山一起放入羊肉碗中即可。
功效:補脾益腎,溫中暖下。
太子參燉鵪鶉
材料:鵪鶉肉250G、瘦豬肉100G、黨參15G、淮山30G、桂圓肉10G、枸杞子15G、芡實10G。
做法:將鵪鶉肉、瘦豬肉洗幹淨,切成塊,黨參、淮山、桂圓肉、枸杞子、芡實洗幹淨,全部入砂鍋,先用武火將湯煮沸,再用文火燉2個小時左右,再入精鹽進行調味。
功效:補五髒,益中氣。
小寒吃什麼補腎
芪棗羊骨粥
材料:羊骨1000克左右,黃芪30克,大棗10枚,粳米100克。
做法:先將羊骨打碎與黃芪、大棗入砂鍋,加水煎湯,然後取汁代水煮粥,待粥將成時,加入細鹽、生薑、蔥白調味,稍煮即可。溫熱空腹食用,10~15日為1個療程。
功效:補腎強筋,健脾益氣。黃芪有益氣固表、斂汗固脫等功效。大棗具有補中益氣、養血安神之效。羊骨性味甘溫,有補腎、強筋的作用。體虛乏力、虛勞羸瘦、腰膝無力、筋骨攣痛、久瀉、久痢者適宜服用此粥。
參茸烏雞補腎湯
材料:烏雞一隻,紅棗3顆,淮山15克,枸杞、鹿茸、人參各10克,生薑3片。
做法:烏雞宰殺清理幹淨,去頭、尾、內髒,切塊,放入沸水裏燙一下去血水;將烏雞肉和其它藥材放入燉盅裏,加3碗清水,文火燉3小時即可。喝湯吃肉。
功效:能助男女增強機體功能,也痛治療小便頻繁、腰膝酸痛、畏寒等症,但是高血壓患者不宜食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