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是名符其實的“筷子大國”,近日,一則“調查稱筷子使用超3個月或誘發肝癌”的消息在網絡上不脛而走,立刻引來市民關注。昨日,記者調查發現,一雙筷子用幾年是很多市民家裏常有的事,而專家通過實驗發現,木質筷子用久以後細菌含量很誇張,建議常換為好。
筷子變色就應趕緊換
筷子用久後,本身的顏色會隨著時間和使用的頻率發生變深或變淺,這時候建議更換。筷子顏色發生變化,表示材質本身性質一定發生變化。而細菌的長期堆積正是發生顏色變化的主要因素。大家在使用筷子時,每天都要觀察一下,筷子表麵是否附著斑點,特別是黴斑。如果筷子上出現非竹子或木頭本色的斑點,表示該筷子很可能已經發黴變質,不可繼續使用。雖然黃曲黴菌多存在於黴變的穀物上,但南京市疾病防控中心微生物檢驗檢疫科杜科長認為:“筷子上滋生黃曲黴菌是有可能的。”在潮濕、沒有陽光的環境中,菌類很容易生長,黃曲黴菌也不例外。
筷子的4點疑問
1使用超三月會致癌?
使用較久後可能滋生一類致癌物“黃曲黴素”
筷子會致癌?記者發現,該微博的出處來自央視的一則調查報道。央視8月1日報道稱,普通筷子在使用到3-6個月時,顏色會隨著使用頻率變深或變淺。超期使用的一次性筷子會滋生各種黴菌,輕者可能導致感染性腹瀉、嘔吐等疾病。嚴重發黴的筷子會滋生“黃曲黴素”。記者了解到,該物質被世界衛生組織劃定為一類致癌物,會對人及動物肝髒組織有破壞作用,已被廣泛認定可誘發肝癌。
2致癌物洗不掉嗎?
建議每周將筷子放入沸水中煮半小時後晾幹
“以前從來不知道”,筷子致癌說在網上熱傳後,很多網友難以相信,甚至覺得“不靠譜”。昨天,記者谘詢了身邊20位市民,隻有兩位提出會半年左右更換一次家中使用的筷子。
潮濕會引起黴變,是不是徹底烘幹就會改善情況?記者谘詢了多年從事筷子生產的廠家浙江天竹,該公司劉小姐告訴記者,對於尋常百姓家,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洗淨筷子後放進筷子盒自然瀝幹,但難免會積存水分,黃曲黴菌毒素耐熱,日常生活中的烹飪溫度難以實現徹底滅菌。
但南京疾控中心杜科長建議,每周將筷子放入沸水中煮半小時後,放置在空氣中晾曬幹燥再使用,這樣還是能達到很好的消毒作用的。
3筷子也有保質期?
實驗表明半年更換一次筷子比較合適
記者走訪超市看到,半數以上的筷子屬竹、木材質,配有少量不鏽鋼筷或合金筷。而出售的8個品牌的筷子中,有4個品牌的筷子在其部分精裝產品上標有“使用3-6個月為宜”或“請及時更換”的字樣。對於筷子的“保質期”,浙江天竹公司劉小姐認為這種說法“也不準確”。並非過了“保質期”筷子就會立刻變質,而是“長時間使用筷子會造成變形、發黑”。但這個半年或者三至五個月的期限提出,當前並沒有準確的數據標準。
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稱,他曾通過實驗對比得出,在同等條件下,使用時間越長的筷子,其斷麵檢測出的細菌量越多,而半年更換一次是比較“合適”的時間節點。
4如何選擇筷子?
家用筷子最好選擇竹筷或塗了生漆的木筷
現在市麵上除了普通的竹筷,木筷的種類也日趨繁多。在超市中,記者就看到有檀木、香木、鐵線子、甘藍豆木等不同木材製作的筷子,同時還有金屬筷子、密胺筷等等。記者從浙江天竹了解到,木質筷依然占據了市場的大半江山,其中尤以竹質筷子較多。
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認為,家庭選筷子最好選擇竹筷或者塗了一層生漆的木筷。現在很多單位食堂使用類似塑料材料的筷子,董金獅介紹這是一種密胺材料,如果清洗幹淨,滋生細菌的幾率較小,但要注意認準QS質量標誌,謹防假冒偽劣產品。同時這類筷子不適宜用在高溫條件,以防有害物質分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