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鵝膏
拚音Bái é Gāo
英文名goose Fatty
別名白鵝脂
出處出自《別錄》。
來源藥材基源:為鴨科動物家鵝的脂肪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Anser cygnoides domestica Brisson
采收和儲藏:宰鵝時剖腹取脂肪,熬油。
原形態家鵝,體長約60-80cm。嘴扁闊,前額有肉瘤,雄者膨大,黃色或黑褐色。頸長。體軀寬壯,龍骨長,胸部豐滿。尾短。羽毛白色或灰色。腳大有蹼,黃色或黑褐色。體軀站立時昂然挺立。
生境分部生態環境:水性好,善在水中生活。群性強,性很勇敢,喜鬥遇人或其他動物時,常頭向前下方伸,張開兩翅用嘴喙擊而無所顧忌。聽覺靈敏,鳴聲宏大,又好相應和。以青草、蔬菜、種籽、糠麩等植物 性為食。
資源分布:以華東、華南地區飼養較多。一般飼養於河湖近旁。
化學成分家鵝脂肪(fat)的脂肪酸(tatty acid)組成,主要有:油酸(oleic acid),檢察員櫚酸(palmitic acid),硬脂酸(stearic acid)。不皂化物為膽甾醇(cholesterol)。
性味味甘;性涼
歸經心;小腸經
功能主治潤皮膚;解毒腫。主皮膚皴裂;耳聾;聤耳;噎膈反胃;藥物中毒;癰腫;疥癬
用法用量內服:煮食,適量。外用:適量,塗敷。
各家論述1.《別錄》:主耳卒聾,以灌之。
2.《日華子本草》:潤皮膚。
3.《綱目》:治唇沈,手足皴裂。消癰腫,解石毒。
4.《本草從新》:祛風,潤燥。
5.《醫林纂要》:治癬禿瘡疥。
摘錄《中華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