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愛養生
關愛養生 關愛健康生活
健康同行
健康同行傳遞幸福人生

白魚尾

    發布時間:2019-05-21 16:35:11    編輯:養生在線    來源:養生在線

白魚尾

拚音Bái Yú Wěi

別名溪桃、野桃、楊波葉、蒲羌癀、白波越子、白背楓、白花醉魚草、白魚鯽、山苦桃、白雞公尾、白背葉、尖尾楓、黃合葉、王記葉、單葉埔薑、獨葉埔薑、白花洋泡、七裏香、賊側草、羊耳朵、瘴氣花

出處出自《閩東本草》。

來源藥材基源:為醉魚草科植物亞洲醉魚草的根、莖葉。
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Buddleja asiatica Lour.

采收和儲藏:根、莖隨采隨用,切片,曬幹;8~9月采葉,鮮用或曬幹。

白魚尾

原形態直立小灌木,高1-1.5cm。幼莖略呈四棱形,上部分枝,被灰白色柔毛。單葉對生;有短柄;葉片卵狀披針形,長5-12cm,寬1.2-4cm,先端漸尖,基部楔形,全緣或疏生小鋸齒,上麵綠色,背麵及白色,密被柔毛。穗狀花序頂生或近頂腋眼生,成圓錐花叢;花小,淡紫藍色或白色;萼鍾狀,4裂;花冠管狀,先端4裂;雄蕊4;柱頭2裂;子房2室。蒴果橢圓形,長約6mm,萼宿存。種子。花期1-10月,果期3-12月。

生境分部生態環境:生於村邊、溪旁或山坡灌叢中。

資源分布:分布於西南及浙江、福建、台灣、湖北、湖南、廣東、海南、廣西、西藏等地。

化學成分葉中含有穀甾醇(sitosterol),豆甾醇(stigmas-terol)[1]等。還含有揮發油,油中主要成分為β-丁香烯氧化物(β-caryophyllene oxide),香茅醇(citronellol),β-丁香烯(β-caryophyl-lene)等[2].

性味苦;微辛;性溫;小毒

白魚尾

功能主治祛風化濕;行氣活血。主頭風痛;風濕痹痛;胃脘痛;腹脹,痢疾;跌打骨折;無名腫毒;濕疹;皮膚瘙癢

用法用量內服:煎湯,9~15g,鮮品30~60g。外用:適量,搗敷;或煎水洗。

各家論述1.《閩東本草》:驅風寒,去濕熱,止疼痛,健脾胃,殺蟲解毒。治風寒發熱,頭身疼痛,胃腹蟲痛,頭暈眩嘔。

白魚尾

2.《福建中草藥》:驅風化濕,行氣活絡。治痢疾,脾濕腹脹,關節風濕痛,無名腫毒,跌打損傷。

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
      圖片新聞
        精彩必讀
        白辣蓼拚音Bái Là Liǎo別名蓼……
        白透骨消拚音Bái Tòu Gǔ Xiā……
        白郎花拚音Bái Lánɡ Huā英文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