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壽自古以來就是人們追求的目標,雖說大家都知道現實生活中不存在所謂的“唐僧肉”,吃一口就能長生不老,但網絡上各種長壽相關文章的熱傳,就可見大家都這個話題的關注度,但這些長壽的方法又真的都靠譜嗎?
日前,在CBD企業精英健康之旅首站的活動現場上,國醫大師周岱翰教授講解了大家最關注的長壽養生話題,他表示,中醫養生要順應大自然的規律,做到天人合一、動靜結合,飲食方麵,切忌迷信所謂的健康食品。
養生誤區1:追求抗衰老
“抗衰老”是經久不衰的話題,市麵上不少商家和產品都打著抗衰老的旗號,瞄準人們怕老的心理。
對此,周岱翰教授認為,抗衰老本身就是個偽命題,“衰老是自然規律,不能對抗,隻能延緩。中醫壽命學研究利於養生和延壽的科學,為的就是達到‘頤養天年’的目標,而所謂的天年,指的是自然壽命,約為100-120歲,並非所謂的長生不老。”
養生誤區2:一味提高抵抗力
要想身體健康,避免被各種疾病侵襲,良好的抵抗力必不可少,但周岱翰教授指出,抵抗力並非越強越好,一味追求提高抵抗力也不可取,“人體免疫力太弱自然容易得病,但免疫力如果太強,有時可能會傷及自身細胞組織,同樣可能導致生病。”
周岱翰教授表示,中醫養生講究“中庸”和“中和”,就免疫力而言,過強過弱其實都不好,因此不建議通過服用藥品等方式一味提高抵抗力,一般注意減少降低免疫功能的因素,使其穩定平衡即可。
養生誤區3:癡迷所謂的健康食物
飲食養生一向都是中醫養生的重要組成部分,但網絡媒體上各種相關文章讓不少人看得是眼花繚亂,有的說吃蘿卜能養生、有的說薏米紅豆更養生,還有“四紅粥”、“五穀粥”等的各種養生飲食方子,讓人越看越暈,不知道到底吃什麼才能真正養生延壽。
針對這個問題,周岱翰教授指出,實際上並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養生食品和養生方子,在飲食養生方麵,還是需要個體化進行分析,“每個人的體質各有不同,即便是同一個人,其體質也會因時因地發生改變,因此追求所謂的養生食品、養生方子並無必要。”
周岱翰教授笑稱,有些人片麵追求所謂的健康食物,甚至可以說是患上“健康食物癡迷綜合征”了,其實健康飲食不需要跟風,隻要因人因時因地選擇新鮮食材,並做到營養平衡即可。
總的來說,周岱翰教授強調,中醫壽命學講究順應大自然的規律以及形神和諧,需遵循“調神”、“養形”、“治未病”和“中和”的四大要訣。 在這基礎上,中醫養生也應融入精準的理念,聽信一些網絡傳言或是商家廣告走極端是要不得的。